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神經康復科是“十三五”安徽省重點培育專科,“十四五”蕪湖市醫學重點培育專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康復技術研究與轉化皖南分中心,蕪湖市“青年文明號”,科室多次獲得“優秀團隊”及“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科室擁有一支技術精湛、服務優質的醫療團隊,共計16名醫生,涵蓋副主任醫師8名、主治醫師7名及住院醫師1名,學歷層次高,其中碩士9名,本科7名。他們均曾在南京、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知名三甲醫院康復醫學科進修深造,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學科共設有三個病區,神經康復科一病區位于1號綜合樓3樓,核定床位72張,神經康復二病區位于1號綜合樓4樓東側,核定床位24張,神經康復一病區及二病區主要收治腦梗死、腦出血、腦外傷、腦腫瘤、帕金森、脊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等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功能障礙患者。2022年6月開設重癥康復病房(HDU),位于1號綜合樓4樓西側,核定床位27張,為安徽省首個重癥康復病房。收治發病急性期GCS<8分,意識障礙、氣管切開、經重癥監護救治后生命體征穩定,符合轉出ICU標準,但神經系統主要病理生理過程尚未完全終止,有多種并發癥,需在臨床監護及處置基礎上,積極繼續康復的患者。HDU定位于ICU與普通康復病房之間,為危重患者提供了從ICU過渡到普通康復病房的橋梁。在這里,患者可以接受到專業的康復治療和無陪護護理,促進意識障礙患者早日清醒,身體功能盡快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可以減少家人照護的負擔。HDU的開設,不僅填補了蕪湖市在重癥康復領域的空白,也標志著該學科在康復醫療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更多的危重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
學科特色技術:經顱磁刺激治療(TMS)技術、正中神經電刺激技術等神經調控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非侵入性或微創的方式,對大腦功能進行調控,以達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吞咽障礙評估技術:吞咽造影(VFSS)及纖維內鏡吞咽評估(FEES)。針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常見的吞咽問題,通過專業的評估與訓練,幫助患者重建吞咽功能,減少誤吸風險。失語癥評估治療技術,為語言功能受損的患者提供了語言康復的可能,通過系統的語言訓練,逐步恢復患者的交流能力。認知功能評估訓練技術,則針對患者的認知障礙,進行個性化的認知訓練,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此外,神經發育療法與運動再學習技術,通過模擬神經發育過程,促進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平衡與步態評估訓練技術,上、下肢機器人,針對患者的上肢、平衡和步態問題,進行專業的評估與訓練,改善患者的上肢功,提高行走穩定性和安全性。肉毒毒素注射治療技術,則用于緩解肌肉痙攣、疼痛等癥狀。在傳統治療技術方面,針灸、推拿等方法,通過中醫理論的指導,結合現代康復理念,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全面、綜合的康復治療。穴位埋線、穴位放血、穴位貼敷、耳穴等療法,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設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火龍罐、化瘀通絡灸等特色療法,不僅豐富了神經康復的治療手段,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多個性化、精準化的康復選擇。
科研水平:近年來,科室承擔了三項省級科研項目、四項市級科研項目以及三項衛健委科研項目。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神經調控、痙攣以及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的康復治療領域。通過這些科研課題的研究,我們不僅榮獲了安徽省的科技成果獎,實現了治療效果的全面提升,并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學科診療范圍:腦梗死、腦出血、顱腦損傷、腦腫瘤術后、脊髓損傷、帕金森病、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吉蘭-巴雷綜合征、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周圍神經病變所引起的各類功能障礙。研究方向:持續吸收新的康復理念與技術,深入探索腦高級功能障礙的創新治療方法,以期更有效地服務于公眾健康。
專家門診:每周一、周四、周五全天。
科室聯系電話:0553-5939663
學科帶頭人:倪白云
倪白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從事神經內科及神經康復醫學專業30余年。近年來,主持國家級、省市級課題6項,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著作2部。先后榮獲“蕪湖市十大杰出青年”、“蕪湖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社會職務:
中國康復醫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康復分會全國委員
安徽省老年醫學會功能重塑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安徽省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
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第二屆專業委員會常委
安徽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
蕪湖市康復醫學質控中心主任
蕪湖市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皖南醫學院腦血管病治療聯合學組副組長
專業成就:
蕪湖市“十三五”醫學重點扶持專科神經內科的學科帶頭人。
蕪湖市“十四五”醫學重點培育專科-神經康復科的學科帶頭人。
安徽省臨床重點專科-康復醫學科的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