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久久久久久-午夜久久久-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午夜精品影院-国产日韩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播放

Menu
您現在的位置: 主頁 > 新聞中心 > 醫院新聞 >
大江晚報《傳遞醫患情 感動在江城》
時間:2016-03-23 15:11 點擊數: 字體: 發布來源:未知 作者:五院

  被推薦人(單位):沈毅 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

  很多病情發作會伴有后遺癥,如腦出血、腦梗塞即便治好了,也會引起肢體偏癱、言語障礙、認知障礙等。如不進行后期康復訓練,這些并發癥會伴其終身,導致病人生活無法自理。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康復科就是長期收治腦卒中及老年病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幫助患者早日回顧家庭、回顧社會。74歲的神經康復科主任沈毅在康復醫學科工作達16年,近年來重點研究對腦卒中、腦外傷、脊髓損傷引起的偏癱、截癱、四肢癱的康復治療。

  康復給患者帶來希望

  日前,記者在神經康復科見到了正在康復治療的小黃。原來,在大四下學期畢業考時,23歲的小黃突然間摔倒昏迷不醒,在弋磯山醫院進行搶救,經診斷是腦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搶救很成功,雖無生命大礙,但卻留下左側偏癱,人不會說話、也不會吞咽。“到我們科來時,人還是昏迷不醒的,戴著鼻飼管和導尿管。”沈主任說。醫院立即對小黃進行了康復評定和及時的康復治療,通過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言語、吞咽訓練、高壓氧、藥物輔助治療等,病情一天天好轉起來。首先是人醒過來了,在床邊做運動訓練及其他康復項目,一對一進行言語訓練、吞咽訓練。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如今小黃站立起來已能走路了,說話也比較流暢,吞咽恢復正常,從不能數數到用手機打字抄課文,思維很清晰。“原以為自己一輩子會在輪椅上度過,沒想到還能和正常人一樣,真的非常開心。”小黃說。不久,他就要重新回到學校,將未完成的學業完成。

  小張是一名高中生,因為腿部患有吉蘭-巴雷綜合癥而住進五院神經康復科。“我的雙腿不能靜止站立,必須要不停地動,真的很令人苦惱,沒想到一見面,沈主任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小張說。那是去年冬日的一天,他在母親陪伴下來到五院,沈主任見自己愁眉苦臉的沒多說,現場制作了一副石膏靴外固定在自己踝關節處,果然兩個腿“聽話”不動能夠站住了,這讓自己一下子心里豁然一亮看到了希望。“此前我去了很多大城市大醫院看,效果都不明顯,靜止站立不能解決,沒想到家門口的醫生竟然能看好。”小張開心地說,當時就決定在這里治療。沈主任用石膏靴外固定患者踝關節是一種“診斷性治療”,發現問題出在踝關節上,以此我們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康復方案,通過接受正規康復訓練,一天天好起來。幾個月過去了,記者日前看到的小張已經和常人無異了,因腿部肌肉萎縮,還在堅持每日康復,“恢復肌肉力量訓練、鍛煉站立平衡等,一天有五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專門的治療師指導。”小張說。因為有盼頭有希望,自己的心情很好,都等著出院后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去。

  康復是個系統性工程

  病人來到神經康復科,經過一天天康復,從原來昏迷不醒、偏癱、不會說話、不會吞咽到生活能自理、回歸成一名正常人,這是如何做到的?原來,五院有一支專業的康復人才團隊,僅神經康復科以沈毅主任為代表的康復醫生就有14名,其中康復專業研究生7名,都在北京、南京進修深造,另外還有39名康復治療師及一批康復護士。

  當病人來到神經康復科,由沈主任及康復醫師評估,拿出康復治療方案后交給治療師執行,康復第一步是讓病人清醒,然后進行站立訓練、體能訓練、語言訓練等,每一項都有專門治療師給予指導。每個月,康復醫生會和各個治療師在一起進行康復評定,對某個病人的康復進展情況進行匯報,看哪方面康復效果好,哪方面康復不佳,再重新修訂方案。“康復是個系統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很多是從零開始,例如言語訓練從最簡單的發音、音節開始,就和教嬰兒說話一樣,需要治療師有耐心。”沈主任說。

  神經康復科在腦出血、腦梗塞、腦血栓等腦卒中形成的偏癱、認知障礙、言語障礙、吞咽障礙、疼痛、尿失禁,有豐富的康復治療經驗。對糖尿病、高血壓、骨質增生癥、帕金森式癥、老年性骨關節炎等老年病,也有很好療效。此外,因腦外傷、腦腫瘤術后昏迷、偏癱、認知障礙、吞咽障礙、言語障礙也是該科治療范圍。

  日前,無為一位高位截癱臥床四年之久的患者蔡保國被接到五院(本報曾予以報道),就在沈主任的神經康復科進行治療。記者了解到,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現在蔡保國已經能坐起來,自己能吃飯了,身上的疼痛也有所緩解。

  據了解,神經康復科是五院康復醫學科最早開設的6個亞專科之一,其它分別是老年病康復、中醫康復、骨關節康復、兒童康復和脊髓損傷康復。

  康復是為了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沈毅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先后從事臨床骨科、康復醫學科工作達44年,其中從事神經康復治療已有16年,臨床經驗豐富。近三年來發表康復醫學專業論文有5篇,省級科研成果1項。

  雖然已過古稀之年,但沈主任仍奮戰在一線,盡心盡力為患者服務。作為學科帶頭人, 他制定了回訪制,每一位出院病人一周內都會接到醫生的電話回訪,甚至對某些特殊病人,沈主任還會帶著醫護人員親自上門回訪,指導并制定患者在家中的訓練方案。“康復理念就是讓患者早日回歸社會,魅力實在太大了,可惜還不夠受重視,康復人才太少,我雖然74歲了,感到責任很重,要培養人才,將五院康復事業越做越大,因為我熱愛這個康復事業。”沈主任說。

  2016年3月23日 B版《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