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9.9重陽節,首先向全市老年朋友致以節日的祝賀!祝老年朋友身體健康、幸福長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不斷延長,伴隨而來的老齡化問題尤其是就醫和養老的矛盾日益突出。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在二級綜合醫院的基礎上,拓展為老年朋友服務的范圍,建立了康復治療中心和老年護理保健中心。致力于疾病康復治療和養老護理,形成了集防治、康復和養老護理為一體的服務體系。
適應社會需求 建立康復治療中心
在醫學取得巨大進展的今天,人類由于疾病致死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腦卒中、癌癥和創傷。但這些疾病除了急性死亡外,還有很大部分可以生存一個較長時期。對于這些患者,康復醫學就發生著巨大的作用。腦卒中后的患者中,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可使90%的患者能重新步行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能恢復一些較輕的工作。相反,不進行康復治療者,上述兩方面恢復的百分率相應地只有60%和5%。在經濟發達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向康復醫學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五院專門騰出一幢大樓建立了“康復治療中心”,根據患者的特點和需求進行了重新裝修,病房色彩和諧,床位低矮舒適,內部設施完善、規范,達到人性化、家庭化、無障礙化的要求。將中醫、針灸推拿、理療、藥熏、功能康復鍛煉等化零為整,融合一體。
中西醫結合 形成獨具特色的康復治療體系
西醫在診斷學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勢,診斷手段非常直觀,治療效果明顯,所以西醫在搶救生命、穩定病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五院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腦血管、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方面進行了專科重點培訓,送醫生、護士外出進修學習,并且在心血管、內分泌疾病等方面引進專家。每周開展院科兩級業務學習,請院外的專家進行授課和參加疑難病歷討論等各種形式,從基礎、從細節抓起,規范治療流程。通過講座、競賽等各種方式,提高全院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操作技能,醫院整體醫療診療水平得以較大提高。
當患者急性期過后,中醫就有相對獨特的優勢。中醫中藥、針灸、按摩使用得當,對腦神經喚醒、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的恢復都有特殊的作用。五院目前在腦血管病的治療中強調中西醫結合、積極康復、合理的治療。在理念上,以往認為腦出血后要等病情穩定后才能扎針灸,才能喝中藥,才能進行被動的運動等康復活動。有研究顯示,康復治療開始的越早,病人預后越好,后遺癥越少,功能的恢復越全面。
五院購買了“空氣波治療儀”、“PT治療床(電動升降)”、“多體位治療床”等二十余件(套)康復器械。在蕪湖及周邊地區率先實現完全的康復評價和治療條件。根據患者的需要(包括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開展了: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平衡訓練、體療等。包括:運動療法、電療法、超聲波療法、磁療法和生物反饋療法等;還有心理治療、按摩治療、針灸治療等技術。
目前康復治療中心病人有在五院住院的,也有不在住院,專門來做康復的,病種涉及腦中風后遺癥、頸椎、腰椎病、顱腦外傷、外傷后肌肉萎縮等各種患者,康復治療效果明顯,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
滿足老有所養 開設護理保健中心
五院本著為老年人辦實事的原則,將位于火車東站的原衛生所改造為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老年護理保健中心。
保健中心的最大特點就是同時具備對老年病的養老、保健、護理、康復和治療等多項功能。常年配備一名醫生、四名護士。護士24小時值班,隨時為老人提供保健服務。護理中心以五院作為強大的保障,一般小病都可以在中心進行治療。中心不能治療的,可及時轉到五院治療。如遇突發情況,設立在五院的120城東分站也能在最短時間迅速趕到。免除了老人的兒女們后顧之憂,可以說這是一所真正的“托老所”——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中心的護士們,身兼數職,既是護士,又是護理員,更是老人們的貼身小棉襖。“他們服務好,待我們像親人一樣……”老人們伸出了大拇指。
“開飯啦,大爺,去餐廳吃不?”……“好的,馬上我給您送去”……中心的護士們和工作人員不僅為老人們打飯,燒好的開水也送到老人的房間。誰有個什么東西要買,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們只要打聲招呼,東西就會在第二天一早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所有的衣服都有專門的人員統一收集,集中清洗,最大程度的減輕老人們的生活負擔。
環境安靜、溫馨,老人們聚在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健健身、打打麻將。共同的語言、相似的閱歷,在這里,老人們真正達到了老有所樂,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表情……
什么叫幸福?“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是辭海里對幸福的解釋。第五人民醫院用自己的行動努力實踐、詮釋和不斷完善著幸福的含義!
相關連接: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重陽節。24日,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工會、團委和醫療服務部組織開展了“重陽佳節情暖老人”活動。參加活動的醫生護士看望了住在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老年護理保健中心的老人,并為他們送去了節日禮品,讓老人們感受到了重陽佳節的溫馨。慰問期間,還為老人們講解了老年健康保健知識,并回答了他們的健康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