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院對一例高齡、復雜性患者成功實施經腹全胃切除手術
日前,五院成功為一位72歲高齡,晚期全胃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食道空腸端側吻合術。該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癥、嚴重貧血和消化道出血。在如此復雜的條件下,成功手術,標志著該院手術能力再上新臺階。
4月6號,步履蹣跚、面容憔悴的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了五院,門診接診醫生根據老人自述,詳細詢問了病史、病情,并在相關檢查后,意識到老人的疾病不輕,立刻辦理了住院手續。
老人住在本市王家巷,是退休鐵路職工,長期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三個月前,開始出現上腹部飽脹不適,無腹痛、無發熱,進食后有惡心嘔吐現象,全身乏力,明顯消瘦,體重下降,解黑便。到五院就診。
相關檢查的結果報告相繼出來:B超、CT和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尤其是胃鏡及活檢病理證實:賁門下,伴小彎側、胃竇低分化腺癌。根據檢查結果,結合臨床癥狀,明確診斷:胃癌。同時該患還伴有高血壓、冠心病、低血糖、重度貧血和低蛋白血癥。癌腫侵犯整個胃體、小彎,上至賁門,下至幽門,并有淋巴結轉移,病人持續解黑便。病情十分危重。 疾病已確診,如何治療成為下一步的關鍵問題,治療的最佳方案,是對胃進行手術,全部切除。胃癌手術切除范圍大,并發癥多,特別是容易出現出血和吻合口瘺。外科醫生們對全胃切除術的手術積累過一些臨床經驗,而面前的病人已是72歲,屬高齡患者,又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癥和貧血,手術難度及風險性很高。老人家的身體是否能耐受這么大的手術,術后恢復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關鍵。其他的治療方法,就是采取保守治療,保守治療風險小,但截至目前,在學術上,對愈后尚沒有確定性的結論。
醫生經過多次討論,專家會診,認為:手術雖然風險很大,但對患者的愈后有定論。最后統一認識:只要是對患者有利,醫生愿意承擔風險。決定先征求家屬的意見。
家屬一時不能接受老人身患絕癥的事實,面對這么嚴重的疾病,他們束手無策。醫生詳細解釋了疾病的現狀和可能發展的幾種變化,提出幾套治療方案,并介紹各種治療方案的利弊,供家屬們選擇,家屬們開始對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經過家庭商量,認為:醫生都是為了病人著想的,既然我們選擇了五院,就是相信五院的醫生,相信他們的責任心和技術水平,同意手術治療方案。
院領導高度重視,親臨病床前問候病人,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讓醫生放下包袱,大膽心細,謹慎操作。醫務科密切關心,進行全院協調,組織專家會診,以外科為主,內科、麻醉、放射科等各方面專家進行討論,制定經腹腔全胃切除術,用空腸代替胃,使代胃的容量增大的周密手術方案。
術前,根據內科會診意見,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使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圍,控制血壓,使心臟處于平穩狀態。
4月18日,經過周密準備的手術開始了,普外科主任醫師王主任、主任劉家彬、副主任醫師潘敏為患者實施全胃根治性切除手術,包括周圍整個淋巴結的清除和大網膜切除。切除后,再進行食道與空腸端側吻合重建術。手術成功!整個手術過程從上午8點持續到下午2點多,長達6個多小時。醫生們中午沒有吃一口飯,喝一口水,走出手術臺時,醫生們都是汗流浹背。該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五院手術技術水平又一次突破。
術后,全方位護理,保持胃管、引流管通暢,鼓勵老人少食多餐,進食時盡量少喝水,防止液體將食物很快溶解,而形成高滲溶液排至空腸。患者及家屬對五院的醫療技術、服務態度、就醫環境給予很高評價,并真誠地說:“父親對五院有感情,執意要到五院治療。按照我們家屬的心情,想送紅包給主任表達我們的心意,但被主任拒絕了。”“五院太好了,回去后一定跟街坊鄰居和親戚朋友們說,跟小區人說,五院永遠是我們自己家的醫院。”
多年來,醫院通過“派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壯大人才隊伍,提升診療技術水平,特別是聘請了一批德藝雙馨的醫療專家,通過這些專家的幫、傳、帶、教,進一步加強了醫院學科建設,五院的醫療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