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中共黨員,主管護師,安徽省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骨一科護士長。參加工作22年來,她一直堅持奮戰在護理第一線,先后在心內科、普外科、急診科、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骨科從事臨床一線護理崗位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先后擔任普外科護士長、骨科護士長。
有愛心
市五院的骨科和康復是強項,骨一科病區有56張病床,每年患者周轉量有大約1000多人次。作為一名干了13年護士長的“老護士”,她管理著12名護士、56張病床。護士長的職責有20多條,條款很多,需要的責任心非常強。除了安排平時的日常工作,還要開展病房的質量管理、人員管理、物資管理、教學工作等。忙的時候,查房、輸液、鋪床、換瓶、醫囑的處理、接待患者等,護士長都要做,每天從早忙到晚。
骨科的老年患者比較多,約占1/3左右,少數還有老年癡呆等疾病,臥床期間的照顧和康復鍛煉工作量比較大。對于養老院轉來的特殊患者,由于沒有家人照顧,她在安排床位的時候,就把他們盡量安排在護士站的周邊,方便就近照顧、勤加關注。今年7月初出院的一位來自養老院的姓楊患者,兩條腿從膝關節開始截肢,在骨一科住院兩個多月。由于下肢動脈閉塞、壞死造成的惡臭,照顧的護工一時都找不到,她就和責任護士一起照顧他。楊某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又有心衰,病情隨時有可能變化,她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去看他。她和科室護士們頂著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不但對楊某在病情上隨時監測,在他的生活護理上也及時提供幫助。直到截肢完成后,楊某的身體才慢慢恢復,并在出院前對醫院給予的照顧表示感謝,她才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一位慢性腰腿痛的老年患者,反復發作,常年經歷病痛的折磨,極度焦慮及悲觀。羅芳每天到病房關心患者,通過對患者悉心專業的護理及安慰陪伴,打消了患者的顧慮,最終讓患者微笑面對生活,病情也逐漸好轉,出院的時候含著淚感動地對她說“護士長,您真好!”
不簡單
羅芳介紹說,外界對于護士的崗位有著誤解:護士不就是醫生的助手,打打針、發發藥嗎?其實,護士的職責何止這些!即使是“發一下藥”這件“簡單”的事情,也需要護士知道這種藥品的作用、用法,患者應該什么時候吃,可能會有哪些反應;如果患者服用后或輸注后有強烈反應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如何搶救等,都需要護士熟練掌握。作為一名骨科的護士,必須對骨科疾病的手術、治療、護理等方面知識,都了然于胸,包括患者手術中是什么情況、術后注意事項、并發癥的征兆觀察等。骨科手術技術會不斷的更新,需要護士及時學習和掌握。醫生值夜班,就非常希望和一名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士進行配合,患者一旦出現癥狀,護士能夠及時觀察、準確反饋,這對于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绷_芳告訴記者。
對重點患者重點關注,對56個床位的患者都會做到心中有數,讓患者們很信任她。市福利院的小男孩吳某,先天性脊柱疾病造成的走路異常,造成踝關節皮膚容易反復感染,先后3次住進市五院,每次住院他都點名要住進“骨一科”。2019年吳某第一次住院進骨一科的時候,羅芳看到孩子挺可憐,就從家里帶來了玩具、繪畫用品送給他。她每天查房關心孩子的病情,與孩子聊天,教孩子認字、畫畫??剖易o士也在她的帶領下,給孩子送去衣服、玩具、食品等,讓孩子在住院期間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作為一名護士長,她愛崗敬業、關心集體、關心同事、關心患者,是醫生的好幫手,是護士姐妹的好榜樣,更是患者及家屬的生命天使。每天穿梭于病房,用飽滿的熱情、溫暖的語言、真摯的眼神、嫻熟的護理技術、善良的心為患者排憂解難,以對工作、對患者認真負責的行動,贏來了患者、家屬及各級領導的贊譽。她先后多次獲得了“護理崗位標兵”、“優秀中層干部”、“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并多次獲得患者、家屬的點名表揚。
“當年上學的時候,我可以選擇師范,也可以選擇衛校。可是,我覺得護士在醫院里救死扶傷,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幾經考慮之后,我從此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護士,也愛上了護士這個職業,每次看到患者經過我們精心的護理,最后康復出院的時候,都會非常開心!”羅芳自豪地說。